如果有患者咨询“熬夜有什么不好?”,作为医护人员的你,肯定能说出一大堆来,脱发、失眠、肥胖症、2型糖尿病、冠心病乃至乳癌、前列腺癌、结直肠癌等问题。如果精神状态不佳,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。但夜班,是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无法绕过的坎。既然无法避免,如何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呢?有学者对于经常上夜班的医护人员如何进行睡眠管理提出了5点建议,供借鉴:
1
夜班前进行60~90分钟的小睡
对于上夜班人员最优选就是,夜班当天早晨睡到自然醒,提前进行睡眠储备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是多数医护人员夜班当日还要进行正常的诊疗工作,无法保证睡眠。次优选是,把握好下午「黄金时段」,尤其是2点到6点之间,睡60~90分钟。研究证实,夜班前短暂的小睡足够机体完成一个睡眠周期,这与认知获益、缓解睡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2
适度小睡,但不宜贪睡
睡眠由不同时相循环交替构成,每个时相持续的时间不同,从不同时相醒来的清醒程度也不同。夜班期间小睡30分钟以内,能够防止其进入更深层的睡眠,从而避免醒后昏昏沉沉,快速进入状态,处理紧急的工作。
3
一些药物能减轻睡意,但需谨慎
有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,一些兴奋剂如阿非达莫尼、莫达非尼能减轻睡意,但可能诱发严重的皮肤反应,且远期影响尚未明确,所以需要谨慎。
4
咖啡因:可适量、适时摄入
在值夜班时,服用含咖啡因的饮品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及判断力。根据咖啡因的药代动力学(在摄入后20~45分钟达到峰值,持续3~5小时),建议在睡前至少3小时内避免摄入咖啡因。如果想要起到比较好的作用,建议在预定睡眠的前8小时,按照4mg /kg 的剂量摄入。
5
夜班后补觉:不要一下睡太久
下夜班后,尽量保证在一个安静、昏暗、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补觉,另一方面,也要努力使作息重回正轨,与既有的昼夜节律相贴合,这一过程称为「复位」。一个偿还「睡眠债」的方法,小睡90或180分钟(即1或2个睡眠周期)后,来到室外,沐浴于日光下,甚至参与到人际社交之中。分析表明,规律的户外运动能够增长睡眠时间、提高睡眠质量。